【预告】让传说不再是传说——写在贵州省文化馆馆藏品展览前

贵州省文化馆(原名贵州省群众艺术馆)自1956年成立以来,一直很重视对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的调查、抢救、搜集和整理,先后于1959至1961年,1979年至1981年间,两次大规模在全省各民族聚居地区,搜集了的大量的少数民族手工艺品。其中少数民族刺绣和织锦艺术是最有成就的手工艺品之一,随着时代的发展,这些手工艺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,是值得加以重点保护的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品。

省文化馆召集相关部门人员召开展览工作协调会

多年来,由于种种原因,贵州省文化馆的藏品一直束之高阁,藏在深闺,未与世人谋面。我们也曾举办过一些刺绣图片展,但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,羞答答让人看不真切,反而让文化馆藏品披上一层神迷的面纱,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。为了让传说不再是传说,2020年6月13日,在全国第三个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到来之际,贵州省文化馆将举办“乡间遗存的绣美艺术”馆藏品展览。

民俗学家杨培德老师对展品纹样进行解读

这次展览,重点放在展览的文献性、叙述性,以及每一张绣片背后的故事性上。贵州省文化馆的绣片收藏年代久远,有的绣片收藏的时候,已有几十年历史。当时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,每一张绣片都代表每一位绣娘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。我们试图通过展览,从人类学的角度,让人们读懂绣片上少数民族顶礼膜的“神性空间”到温情脉脉的“世俗空间”的转变和结合;从美学的角度上,让人们读懂少数民族抽象、夸张、变形的构图思维,读懂少数民族对色彩的独特理解,在大俗大雅中游刃有余;从工艺角度上,读懂少数民族变幻莫测、鬼斧神工、精妙绝伦的十几种刺绣手法和在自制的织机上,通过经纬线的穿插,织出的独具特色的锦绣彩缎。

省文化馆退休职工,研究员、老艺术家殷树成老师介绍当年收集馆藏品时的艰辛和快乐

在这次展览中,我们通过一些老照片、老刊物、老文件,以及对当时参与收集藏品的老师的采访视频,让人们看到,在祖国最困难的三年,我们的老一辈艺术家克服种种困难,风餐露宿、跋山涉水、走村串寨,把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一件一件采撷到省文化馆,每一张绣品上还留有他们的片言只语,还留有他们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满腔热情。

省文化馆退休职工、全国工艺美术大师、研究员刘雍老师对展品工艺进行讲解和鉴定

众所周知,各少数民族的绣品最初只是一种生活用品,她不是艺术品,更不是商品。不管是衣鞋裤帽,还是背儿带、口水兜、荷包,床上用品,都包含着绣娘的情感、寄托和深深的祝福,最后被省文化馆收藏,每一张绣片的背后,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!我们也试图在这次展览中,挖掘出来,再深情款款地说给你听!

省文化馆工作人员对展品进行挑选和整理

信息量如此巨大的展览,总有一样能让你驻足玩味,总有一样能触动你的泪点,打动你的内心!那就来吧,2020年6月13日至7月13日,在贵州省美术馆,“乡野遗存的绣美艺术”展览等着您!


文/方延厚  来源: 贵州省文化馆

话题:
No Tag

相关推荐

金沙县第六中学举行揭牌挂牌仪式

8月21日,2023年“秋季”学期开学季,在一片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,“金沙县第六中学”揭牌挂牌仪式举行。金沙县柳塘镇镇长钱方,鼓场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周仕佳,县教育科技局副局长雷玉,党委委员、……
2023年8月22日